缓存穿透

当用户访问的数据,既不在缓存中,也不在数据库中,导致请求在访问缓存时,发现缓存缺失,再去访问数据库时,发现数据库中也没有要访问的数据,没办法构建缓存数据,来服务后续的请求。那么当有大量这样的请求到来时,数据库的压力骤增,这就是缓存穿透的问题。

缓存穿透的发生一般有这两种情况:

  • 业务误操作,缓存中的数据和数据库中的数据都被误删除了,所以导致缓存和数据库中都没有数据;
  • 黑客恶意攻击,故意大量访问某些读取不存在数据的业务;

常见解决方案

应对缓存穿透的方案,常见的方案有三种。

  • 第一种方案,非法请求的限制;
  • 第二种方案,缓存空值或者默认值;
  • 第三种方案,使用布隆过滤器快速判断数据是否存在,避免通过查询数据库来判断数据是否存在;

非法请求限制

当有大量恶意请求访问不存在的数据的时候,也会发生缓存穿透,因此在 API 入口处我们要判断求请求参数是否合理,请求参数是否含有非法值、请求字段是否存在,如果判断出是恶意请求就直接返回错误,避免进一步访问缓存和数据库。

缓存空值或者默认值

当我们线上业务发现缓存穿透的现象时,可以针对查询的数据,在缓存中设置一个空值或者默认值,这样后续请求就可以从缓存中读取到空值或者默认值,返回给应用,而不会继续查询数据库。

布隆过滤器

缓存击穿

我们的业务通常会有几个数据会被频繁地访问,比如秒杀活动,这类被频地访问的数据被称为热点数据。

如果缓存中的某个热点数据过期了,此时大量的请求访问了该热点数据,就无法从缓存中读取,直接访问数据库,数据库很容易就被高并发的请求冲垮,这就是缓存击穿的问题。

解决方案

应对缓存击穿可以采取前面说到两种方案:

  • 互斥锁方案,保证同一时间只有一个业务线程更新缓存,未能获取互斥锁的请求,要么等待锁释放后重新读取缓存,要么就返回空值或者默认值。
  • 不给热点数据设置过期时间,由后台异步更新缓存,或者在热点数据准备要过期前,提前通知后台线程更新缓存以及重新设置过期时间;

缓存雪崩

概述

通常我们为了保证缓存中的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数据一致性,会给 Redis 里的数据设置过期时间,当缓存数据过期后,用户访问的数据如果不在缓存里,业务系统需要重新生成缓存,因此就会访问数据库,并将数据更新到 Redis 里,这样后续请求都可以直接命中缓存。

缓存雪崩是指在同一时段大量的缓存key同时失效或者Redis宕机,导致大量请求达到数据库,带来巨大压力

发生缓存雪崩有两个原因:

  • 大量数据同时过期
  • Redis故障宕机

不同的诱因,应对的策略也会不同。

解决方案

大量数据同时过期

针对大量数据同时过期而引发的缓存雪崩问题,常见的应对方法有下面这几种:

  • 均匀设置过期时间;
  • 互斥锁;
  • 后台更新缓存;

Redis故障宕机

针对 Redis 故障宕机而引发的缓存雪崩问题,常见的应对方法有下面这几种:

  • 服务熔断或请求限流机制;
  • 构建 Redis 缓存高可靠集群;